地文新誌:社區文學體驗計劃

地文新誌:社區文學體驗計劃

中西及大埔區活動小引 劉偉成導師

「地文新誌:社區文學體驗計劃」於去年跟中、小學生同期開課,由九月至十二月,共上六課,分為兩個循環,每循環為三課,以「寫作導論——文學散步——地區訪談」的模式進行。寫作導論,主要是通過闡釋文章,提示相關的觀察和寫作策略,為之後的文學散步作鋪墊,務求大家可以先跟那地方「神交」,滋養「神往」的意緒。

接着兩個循環的文學散步,分別是「環環相扣的文學散步」和「回望在趁墟人潮中」,前者乃從「中環」太平山頂,下行至「西環」山道,故曰「環環」相扣。這路線正好連起了高官商賈和遺民百姓的聚居點,我們彷彿是在社會階級的橫切面上游走,中間是一個多世紀以來作為社會上流階梯的香港大學,還有龍虎山上的松林廢堡,碰巧去年是抗戰勝利七十年,我們得以默念抗戰的英烈,意會到現在的安穩原來得來不易,要知所珍惜。後者則遊大埔碗窰,從滿山碎瓷憑弔香港製瓷業上世紀的盛世,接着在墟市中體味身體不由自主地給推搡向前,始知在人羣中擁有回望餘地的可貴。文學散步,讓我們跟那地方有了共時性的「相交」,至少可以因而成立了whatapps的羣組,並擁有共同的話題和回憶。

最後是「訪談」環節。眾所周知,中西區名校林立,故配對第一次文學散步的訪談對象,是兩位在這區的精英學府任教的作家,分別是任教於港大法律學院的張善喻教授(善喻)和任教於聖保羅書院的顏加興老師(蒲葦)。只要細心聆聽,便會發覺他們的教學生涯的片段很能折射出香港不同世代的文化氛圍和社會變遷。如以小學生的句式報道當天的情況,我們大概會得出這樣的句子:當天除了訪談和吃茶點以外,我們每人還獲兩位老師的散文集——《出走》和《寂寞非我所願》,然後大家便喜孜孜地踱到港鐵新闢的「香港大學」站乘車回家。配合第二次文學散步的,則是曾在大埔農墟擺檔售賣公平貿易產品的英語詩人馮敏瑛姨姨,嘴裏一邊啖着她辛苦「做起」的可可豆產品,一邊聽她娓娓訴說墟市中的人生百態,以及分別用英語和德語的詩歌朗讀,大家似乎都感受到陽光酥酥的灑在臉上,於是我們直管喊她「陽光姨姨」。經過兩次訪談後,我們跟那地方的「交感」愈加強烈;一般而言,「交感」愈強烈,「戀地情結」(Topophilia)便愈深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