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文新誌:社區文學體驗計劃

地文新誌:社區文學體驗計劃

〈黑角頭的後方〉楊婷


     剛下過雨暗灰的天空,讓夏季五六點時間如同夜晚的黑。急促的腳步穿過潮濕的地鐵外的天橋,走過商場,光滑的地板讓天恩收慢了腳步,用長長的傘撐著身子,生怕滑倒壞事,她焦急的撥弄著額前的頭髮,側邊的辮子也鬆散了,大步踏下電梯,推門而出。

         商場外水泥地上的雨水經反射後顯得瑟瑟發亮,樹沙沙地響,一旁麫包店服務員悠閒的整理著東西,天恩望著眼前熟悉的地方,想到外婆又一整天沒有進食,「呼⋯⋯」深吸一口氣,抽緊袋子,仰頭,快速的眨眼,試圖把溢出的淚花狠狠的推回去,用手敲打了幾下後腦勺,邁開腳步。
         
     這條山路,是天恩以前常走的,小的時候在山腳下的紅牆的學校上學,每天放學都要吃力的走上山腰,那時她和外婆一起住。小小的年紀就會不斷鼓勵自己,一定要努力往上爬。山路之中,天恩沒有最喜歡這條的,沒有迷人風景,蔚藍天空,甚至想要多些人經過,也都沒有。有的時候還會驀地經過一些長長的車廂,陸陸續續,車窗是開著的,白花裝飾的車身,車前頭寫著大大的奠字。一想到小時候害怕得不敢正視這類車子經過的樣子,天恩無奈一笑。但她卻樂意走這條山路,斜路兩旁長滿了茂密的樹枝,凌亂的,互相交叉,糾纏的延伸出來,讓整條山路感覺有叢林般的清新陰涼。「支支支⋯⋯」白色的粉末隨意飛揚,門口小球的身體也染成了白色,見天恩走著上來,又肆無忌憚的吠了起來,牠似乎又忘記她了!天恩嘟撇著嘴,好不滿意。她看著牠長大,看著牠生兒育女,看著牠某一天突然瘸了,然後看著牠正慢慢老去。

     整個山頭都是白色的一片,天恩向墳場門口的保安叔叔點了點頭,逕直走進木屋裡頭。由外面看這屋子,總是予人朦朧的,不知道是因為山腰長年霧罩之故,還是剛剛小球家做墓碑的石粉瀰漫所致,好不真切,好像倏忽便會與後面山頭的「白」融為一體。天恩站在走廊裡,踮起腳尖,仰著脖子使勁向內張望,鐵窗上生鏽的蚊網擋去了許多視線,還掛著外婆不知什麼時候親手掛上的艾葉,說是為了趨利避害,即使早已枯乾還不捨得拿下。透過窗戶看著駛過的車頭燈,在木天花上劃過一道又一道的光暈。天恩想要貼近些看,走廊實在昏暗,踏上一級石階,又左搖右擺踉踉蹌蹌的弄得哐哐響,隔壁屋的大叔不耐煩的碎碎唸,「沒事就別來吵著人,這木屋是你們家的?⋯⋯」這暴躁大叔出了名的煩人,他趕走了自己的老婆和兒女,彷彿有想趕走這裏所有人似的,難道他想做個「木屋王子」,或是什麼「連臣道王爺」?天恩沒好氣的反了個白眼,「婆婆,你在不在?喔喔喔,慢慢來慢慢走不著急,小心點⋯⋯」外婆亮起一盞昏黃的小燈,照不到的角落都是陰暗的,拖著從閣樓梯子摔壞了的腿,走來扭動門鎖。

     喘了喘氣,許久,「怎麼那麼晚來,快回去吧!女子人家⋯⋯」總是這樣,總是一句話讓天恩心臟忽的扯動了一下,酸澀感串流全身,看著深陷的雙目凸顯的皺紋,天恩伸出手捏了捏外婆的肩,猶記得出檢查結果那天,她一整天心不在焉,按了號碼又不敢撥出,直到母親告知癌症末期才低著垂淚的臉頰倉皇而逃。一想到又要失去一個愛她的人,天恩抿嘴不語,好一會兒才說:「婆婆,今天吃了些什麼?媽媽說你不肯吃東西?這樣是不行的啊!要喝點水嗎?」「那昨晚睡得著嗎?心跳還是很快?」倒了半杯水,回頭問到。外婆只是閉著雙眼輕輕搖頭,很疲倦。

     時間的年輪輾過,外婆照顧她長大,到沒有精力照顧她,沒有力氣和她說話......有時候會恨一切在沒來得及反應時就沒了蹤影,外婆告訴過天恩——「那時候呀,大概一九四幾年,正值香港抗日,外公的媽媽去世了,他心裡很是不捨,只要一聽到鄰家媽媽叫孩子吃飯,就哭得不行,外公的爸爸擔心他養不大,正巧姐姐要嫁到南洋,就讓她帶上外公,免得他繼續沒日沒夜的哭,誰知到香港後發覺路費不夠,就留下你外公,自己走了⋯⋯然後,就在這裡,留下工作,住在這歌連臣角道的木屋區裡,木屋區不大,在山腰位置也就著了幾戶人家,當年算是熱鬧,但現在搬離了許多,他們有空才上來看看這空置了的房子,瞧瞧是否健在。木屋區不花錢,誰先來霸佔了就誰的似的,一過就是一輩子,可別嫌棄,這裏可好了!山上空氣且不說,夏天還可以從山洞取山泉用,哇,呼啦呼啦的,舒服極了!」知道嗎?有空還可以登登山,從山腰往山裡頭走,經過孤寂陰暗的一段,旁邊盡是先人墳墓,但盡頭卻是一望無際的海面。那裡可以看到這小小山頭以外的世界,如戰神般守著香港最東部的位置⋯⋯

         而黑角頭對開的大海,是很美的地方,海水清澈,魚兒很自在。後面的歌連臣角山,由無數先人默默的駐守與支撐,從不離開。

         天恩的黑角頭後方,有外婆,不會離開。



黑角頭(英文為Cape Collinson,歌連臣角,得名於香港開埠時負責測繪的皇家工程兵團哥連臣中尉)位於香港島東部,柴灣及小西灣以南的地方,大浪灣以北的地方。因為黑角頭燈塔對開的海水清澈,所以成為釣魚勝地。由於並沒有正式的道路前往燈塔,沿途都是懸崖峭壁。

連接黑角頭和大潭峽的歌連臣角道大致可反映出柴灣及小西灣填海前的海岸線。歌連臣角道以多墳場而著名。所以在日常生活上,「歌連臣角」多指歌連臣角道沿途,由峰華邨延伸至小西灣的墳場帶,而「黑角頭」則指原來的海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