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文新誌:社區文學體驗計劃

地文新誌:社區文學體驗計劃

〈城門河〉 楊寶怡

      第一次來到這裏,是一年前。

       家與學校的路程甚遠,卻因為學校的緣故,地圖裏多了一處沙田。吃飯在此,逛街在此,玩樂也在此。飯後,總是自然地來到城門河。

       秋天的城門河,涼風吹過,我披上著薄薄的針織外衣和綿質長褲,站在燈柱下,粗糙的石欄旁邊,等一個人。晚上的城門河,燈柱亮起了黃光,昏昏沉沉卻又如此清晰,照在黑漆的石屎地面上,映出我長長的影子。河邊是一條跑道,是一條單車徑,對一些人來說又是一處散步的街道。我望著一個一個人在清涼的晚風中,穿著背心和短褲,額上滲出綿密的汗珠,堅定地往前跑過。推著單車的,騎著單車的,總是幾個夥伴一起,沒有一個人。輪子走過,又帶來一陣微微的風。人們說城門河,多年來都帶著一股臭氣,我在風中卻一直未有感受,大概是城門河的眷顧。還有一家老少在河岸邊漫步大人牽著幾歲的小孩,兩個老伴在後緩慢地跟隨,前腳一步,後腳一步,是可愛的默契。岸邊不乏人潮,在黃燈的籠罩下,一個個拉得長長的影子,城門河彷彿也擁擠起來,甚至漆黑的河水上,亦飄著一點點燈光,在微微起伏的水流中盪漾,看來毫不寂寞。看膩了,我便低下頭來,看到腳上的鞋子延伸出一道影子,它的旁邊原來也有一個瘦長的影兒,街燈用光映照自己,於是我的身旁有了一個伴陪我一塊等

       冬天的城門河,有刺骨的寒風一個留學回來的歸人,兩個留港的朋友兩個男一個女我們穿著厚重的大衣,圍上圍巾,相約在沙田。已休課十二月,家與沙田的距離不近,卻不由自主地約了在新城市飯後又不由自主地走往城門河。那是白天的城門河,三人肩並肩站在欄杆前,一同看著城門河河水斷斷續續流淌,有別於碧綠或深藍的海水,城門河的水黑黑沉沉,莫名的骯髒,不知為何卻會有一兩尾魚在水面游動。我們討論魚的出現,聊到在身後走過的人,說到離開中學後的校園生活,想起不久前一同趕上課鐘聲等待小午息到來;肆無忌憚地在課堂上聊天,還有天馬行空的視藝科畫簿。儘管是回憶,也近得好像正在眼前,叫人一伸手便能再次觸碰到。水聲潺潺,像漩渦,總會帶動記憶我們都笑了天雖冷,但回憶卻叫人心暖。

       春天的城門河,連風也帶著濕氣。新學期的開始,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是一愛到文化博物館的同學。在某個大家沒有課的日子,我們在博物館內膩了一個下午。從大圍地鐵站出發,走到博物館的路途少不了又再行經城門河我在行走的過程中輕輕瞥見河畔,一年四季都有騎著單車的人春天該是出來看陽光的時節,單車徑旁一棵又一棵的樹木,落在綠葉上溫熱的太陽我在樹影下行走,陽光穿過濃密樹葉間的縫隙,一束束小光柱照在我們身上。就連平常不太討喜的河水,也在陽光微微的反射下,顯出𥻘粼波光。有幾所學校開在城門河旁我們在學校與城門之間前進,白色的鐵欄內有在籃球場上上著體育課的中學生,男男女女,那些嬉笑玩樂的聲音,還有籃球拍動地板的響聲不絕於耳。我在行走的過程中輕輕瞥見,就是這樣愉悅的城門河。


       後來,一個學年完結了。新的上課時間表使我多了在家的時間,留校的時間短了,也就少到城門河了。但這一年,學校與家的距離,近了一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